找到相关内容5540篇,用时102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印光大师的儒学思想

    具的,愚夫愚妇同尧、舜并没有什么不同,所以,只要能以十三经为准绳而努力躬行,就一定能成为尧、舜那样的圣人。一旦人人都成了圣人,世界也就大同了。也就是说,大同是儒家所追求的社会理想,而圣人则是儒家所追求的个人目标。[7]   与此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同样是圣人的「大经大法」,十三经的侧重点还是不尽相同的。印光大师指出:   十三经所发明之道乃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之道,阐发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之要...

    恒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32843584.html
  • 达摩传法遇到爱法的梁武帝

    半角者,正当扌+至触而无害即是。〕   清溪龙出总须输。〔清溪者,山名也。龙者,琳法师护法之龙,能令博奕竽邪见之徒总须伏也。〕   又问师:“于此后有圣人出不?”师云:“林下见有一人,当得于道,...看来虽有,实在没有。”   梁武帝:“如何是真实功德呢?”   达摩说:“清净智慧是微妙圆融,本体空寂,无法可得,如是功德,绝对不是世间上有为之法所能求到的。”   梁武帝:“如何是圣人所求的...

    tongwandou007

    |功德|福德|达摩|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5/11485324369.html
  • 徐文明著:王安石与佛禅(二)

    王安石并不否定孔子的地位,他也同意孔子门人所说的“夫子贤于尧舜”的观点。但他认为孔子之圣,一则由于孔子是“集大成者”,“集诸圣人之事,而大成万世之法”,这里面既包含着伏羲、尧、舜、禹、汤、文武等在上位圣王之功,也有伊尹、伯夷、柳下惠、孔子本人等在下位的圣人之力,不是哪一个人的功劳;二则由于孔子时代在后,社会变化基本上已经完备了,根据时代变化而产生的相应的圣人之法也完备了。王安石认为圣人不求有为于...

    徐文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54441915.html
  • 挽回劫运护国救民正本清源论

    皆可以作佛,以参赞其化育故也。故圣人于易乾坤二卦之象,一以自强不息法天,一以厚德载物法地教人。夫自强不息,则闲邪存诚,克己复礼,非到明明德,止至善,人欲净尽,天理流行,以复其本具之性德不可也。厚德载物...持人民悉遵道德仁义之大权。圣人本天地之心,以行教化。以故惠吉逆凶,五福六极,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之说,屡见于经。其所以感发人之善心,惩创人之逸志者,至深切...

    印光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53147340.html
  • 试论僧肇《般若无知论》的易理思维

    易理,已渗有道家思维,所以亦藉此以观僧肇般若学中玄佛二者的会通点。  关键字:僧肇、般若无知、寂用体一、真空妙有、王弼、得意忘言、体用一如、圣人有情。  壹、前言:(问题意识)  两晋时,可谓中国...是“无知”的,此“无知”亦非如木石般无知无觉,故僧肇对此表明:  夫圣人功高二仪而不仁,明逾日月而弥昏,岂曰木石瞽其怀,其于无知而已哉?诚以异于人者神明,故不可以事相求之耳。[13]  此谓圣人“不仁...

    张晓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91054787.html
  • 宗杲禅师对中国佛教世间化的理论贡献

    观念,也是儒家的思想观念,宗杲却让它成了佛门教义:“未有忠于君而不孝于亲者,亦未有孝于亲而不忠于君者。但圣人所赞者依而行之,圣人所诃者不敢违反,则于忠于孝,于事于理,治身治人,无不周旋,无不明了。”(《大慧语录》,卷二十四)他不仅强调了“忠”与“孝”的一致性,而且将提倡忠孝仁义的儒家圣人之言,视为佛门弟子的行为准则,认为只要一切遵照圣人所要求的去做,身体力行地去忠君孝亲,也就达到了佛门修行的极高...

    余秉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91860767.html
  • 从《解深密经》论胜义谛

    甚深,名字繁多。下面就从胜的异名、含义及修证佛法中的意义作以下讨探:  一、胜义谛的含义及异名  胜是指胜智,又是指境。谛是真实不虚义,也就是圣人通过那种殊胜的智慧所证得的宇宙人生的真相,也叫它真如。胜义谛在佛法里亦名一实相印,这是大乘佛法的特色,整个大乘佛法都是建立在“一实相印”上的,只不过名字不同而已。  一实相印在《解深密经》里名圆成实性。圆是圆满,成是成就,实即真实,性是性质。就是指圣人圆满...

    德 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04147977.html
  • 张横渠思想中的儒道佛存有论之差异

    进行法则则为以存有之真象作为行为的准据, 即其存有论是用来处理人在价值上的依准问题的。这种以存有界的真象下贯到人文化成的教化系统是原始儒家体贴存有学的特殊方式。张载亦同时秉此精神,直接以圣人所提出之教化规范为存有原理所赋予人之在存在上应有的本性。因此, 在以气之流变来构划存有界之整体时,圣人身份的特征即是能掌握此存有世界中之气之凝聚之感通变化原理的人物。藉由此原理 (即易理) 的理解, 来指导人民...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423262849.html
  • 中国为什么没有德蕾莎嬷嬷

    无声。真的是素手圣人。 印度的穷人是有福了,他们有这样的素手圣人做他们的仆人。印度的穷人是有福了,有这样的素手圣人做榜样,感动全世界有良知、有爱心的人,他们成群结队地从欧洲、从美国,从...今天我们都知道的,伟大的德蕾莎嬷嬷。 其实,真的不是我们无能。我们曾经有过武训,他的事迹,跟德蕾莎嬷嬷相去也不远。就在半个多世纪以前,我们还有过晏阳初,有过陶行知这样一心侍奉穷人的素手圣人。...

    笑蜀

    |慈善|爱心|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2/13401420542.html
  • 儒释一贯序

    儒释无二道,生佛无两心。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一切有情,皆禀真如佛性而得建立故。然复生佛迥殊,凡圣各异者,以因地之迷悟不同,修德之逆顺各别也。  由是儒释圣人,各出于世,为之倡导。俾一切众生,返迷归...工夫固无二致也。是以古今聪明睿智之人,多皆学佛,因得佛之心法,而儒先圣人之心法,方得悉其底里。以儒者多主于事相,而不致力于悟明心性,若不得佛法为之先导,则自己之心,尚非所知,况圣人之心法乎。以故泥迹之...

    印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022455663.html